【公益】愛維養護中心探訪紀事~2013.02.27

IMAG1119  
新北市愛維養護中心,是新北市政府委託天主教永和耕莘醫院【公設民營】的重殘養護機構。
主要服務18歲以上心智及肢體功能障礙且需長期養護照顧的身心障礙朋友。
目前在愛維住著有180位中、低收入、重障復重癱朋友,其中更包括近三十位無依無靠、無任何家屬的個案。

第一次跟著「磊山保經團隊」到八里山上的『愛維養護中心』做公益;
未成行之前總有許多想像,在我腦海裡所設想的是一般性的唱唱跳跳…之類的娛樂性強,讓大家開心的活動設計。

早上八點二十抵達現場,已經有許多團隊成員抵達並開始製作場佈需要的各式氣球道具,有花、有劍、有天使翅膀、還有許多可愛的帽子。

中心的負責人麗如姐的簡報非常精彩。
透過幾個住戶實際的故事,讓我們心中震撼的同時,更能夠體會整個中心營運的辛苦與價值。
這些故事中,讓我印象最深的,是無收入獨居老人的實例。

她說若不是親眼所見,她實在無法想像在台灣還是有這麼受困的家庭。
當她一步步踏進一個颱風過後的五樓層公寓,眼見最高層的屋頂有半邊都塌了,
不僅失去了遮風避雨的功能,整間屋內散佈陣陣惡臭,地上擺滿了吃過的便當盒與垃圾。

花了許久時間的尋找,才發現那隱藏在垃圾堆中的老翁,四周所有的居家用品都已許久未洗,全是黑的。

屋內僅剩的光亮是那每天夜裡都必點上的燭火。
老翁身邊唯一的陪伴,是獨生女兒的骨灰罈。

麗如姐說:「當妳遇上這樣的低收入戶,叫我們怎麼能假裝沒看到、怎麼能不出手協助??
這句話的溫度,暖活了我的心,頓時,一股感動乘著眼淚得到釋放。

參觀養護中心的過程裡,處處都有著驚喜。
B1往上層延伸的輪椅步道,兩旁佈滿了住戶們的手工創作,有精美的彩繪、故事性的圖騰、繽紛的花朵樹木、活潑的動物,還有貼滿柔軟棉花的聖誕樹。

IMAG1118  

當我看著每一幅【愛維】住戶們親自創作的作品,我所感受到的是源源不絕的生命熱力。
作品裡展現的手工、畫工,筆筆細致,讓人讚嘆。
身體的障礙、生活的困難,並沒有侷限這些住戶們本身的生命力。在他們的作品裡,每道絢麗的色彩、每筆時而粗曠時而精細的筆觸,伴隨著創作時的每道呼吸,一起混在作品裡,和唱著靈魂的聲音,共譜成一幅幅豐富的人生創作。

這些作品不僅贏得許多獎項,且得獎的住戶們還自願到各大專院校去演講,
透過自己生命故事的分享,來回饋社會。
~~多麼慈悲又美好的心願!
當我看著他們的臉,看到的不是一張張無助、死氣沉沉、拒絕世界的面孔,而是一張張熱情、開心、願意分享的美麗面容。

讓我深感【愛維養護中心】的工作人員有多麼辛苦的,是協助【無法自己進食】的住戶吃飯的活動

我跟另一位夥伴負責協助的住戶,因為生病的關係,導致他無法開口用言語表達自己,
而身體上唯一能夠活動的只有一雙不斷揮舞的雙手,他的下半身必須靠輪椅輔助才能移動。

住戶身體上的不舒服,加上無法表達,讓非常不專業的我們,在協助的一開始,便嚐到挫折。
因為我們無法立即知道他那不斷朝我同伴身上揮打的右手,到底是在傳達什麼意思?

直到等我們拿到食物,發現住戶忽然變得非常安定,我跟同伴才恍然大悟……喔,原來剛剛的激動,是表示他餓了。

環顧四週,養護中心的助食、照顧者,多半都是語言不通的外勞。
想著…這些外勞又是需花費多少心神才能明瞭住戶想表達的??    
而現實是…
像這樣需要勞心勞力、耗時又耗體力的工作,眼前也只有不怕苦的外勞較有意願提供服務了。(嘆)

總結整個早上的實地探訪,
與其說我們這一群人帶著一股熱誠,浩浩蕩蕩的舉辦了一場公益之旅,
倒不如說,是我們這一群人扎扎實實的接受了一場
~~來自許多生命故事所交叉傳遞的洗禮。

生命的陣雨,沒有打擊到這些住戶們的積極與信心,幸福如我們,
更應該用活力與無私的付出,去回應生活中的許多美好,您說….是吧!

非常非常感謝~
愛維養護中心的住戶們,願意給我們這次付出、參與、學習的機會。
也謝謝 許多夥伴的分享。

祝福 今日的有緣人,皆能自在的穿越生活中偶爾的困境,並感受到生命的美好與喜悅。

樂門Loven
樂門Loven

認證資歷
★2005-2011:學習 海寧格家族及組織系統排列
師承
創始者 Bert Hellinger 海寧格老師 /
周鼎文 導師 及 國際系統排列專業講師群:
個人排列國際雙講師 Jakob R. Schneider & Sieglinde Schneider /
親密關係國際講師 Wilfried Nelles /
心理師及企業排列國際講師 Heinrich Breuer /
專職老師及親子關係國際講師 Marianne Franke /
企業排列國際講師 Jane Peterson /

訂閱
通知關於
guest

0 留言
回饋意見
查看所有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