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明與黑暗,都是我

★擁抱內在的光明與黑暗

在Face Book 上看到來自於 【 I Am as We are星宇門一條圓滿自性之道】的相片。

覺得很有感觸!!!

它說:

【光明與黑暗

我不是全然的美好與光明,有時我也有不好的想法和感覺,這就是我。

我不是一直都是壞的,我內心也是溫和,善良與和平的,我有好多的愛與光要分享給人,這就是我。

生命就是要去創造平衡,別壓抑你的優點,也不用隱藏你的缺點,因為每一個人活著都需要這兩者,

公平地擁抱它們吧!

 

Light & Dark

I am not all good and light. Sometimes I have bad thoughts and feelings. This is who I am.

I am not all bad, I’m generous, kind, and peaceful. I have so much love and light to share. This is who I am.

Life is about creating balance, not suppressing you good, and not suppressing your bad.

For one cannot exist without the other. Embrace them equally.

Artist: Unknown but much appreciated. 】

(創作者未知,但我們非常感謝)

1240591_440850489351317_662414017_n  

(轉載自 FB分享)

 

這段話,讓我回想了自己的過往……

曾經在以為自己的人生非常明確的時刻,許多的失去突然出現。
我失去了覺得交往穩定的感情:原本以為要步入婚姻的對象,幾個月的時間內,我們分手了。

我失去了以為會不斷前進的工作:在老闆的一句「公司沒賺錢,請員工你們一起共體時艱」的口號下,瞬間改變了後續的規劃。

很快的,我認清了自己的努力,只是在為主管坐駕。

當下,我想著既然以往的努力,在公司體系下都化為雲淡風輕,那我幹嘛不為自己努力呢?!

那一段期間,不如意的事情紛紛來到,就好像約好了一樣,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。

我的情緒也不斷的交疊與糾結,最後化為一股極大的憤怒。

在不如意的生活面前,我彷彿是個命運的受害者,對於其中牽扯的每個關鍵人物,氣到心念升起「要詛咒對方全家」的念頭……多大的憤怒阿

 

若能歸類的話,那是一段至今想起來仍舊是能量極大的黑暗

一連串的失去,我好像也因此對生命失去了希望。

這段「以為人生沒有希望」的人生挑戰期間,表面上我什麼作為都沒。

卻意外的讓靈魂更深刻的體會到自己。

★妳的人生,用什麼來定義呢?

那一段時期,我自問著:
妳的人生,用什麼來定義呢?

在失去了感情、沒有了伴侶之後的妳,是什麼呢?
在沒有了平凡無趣卻穩定的工作,之後的妳是誰呢?

現在,妳生活中的兩大重心都落空了,妳一無所有。
這樣的妳,還是妳嗎?

妳是誰? 
妳是什麼樣的人?  
妳喜歡什麼?  
妳對什麼感到渴望?
是什麼讓妳覺得生命有著意義?妳的人生在追求什麼呢?
.
.
.
.
.
.

 那段似乎每刻都很漫長的時期,
沒有深刻的思考、沒有區別與判斷、沒有辦法有動力去規畫接下來的人生方向…….

每天、每天、每天……大部分的時間,我沉默著。

沉默的觀照著自己,默默的看著內在那極大的憤怒,
覺察自己的內在是預備策畫著什麼、說著什麼,
以及內在的自己是有多麼多麼的不平衡……

那一大段時期,我拒絕了許多相同屬性的工作邀約,因為我身心疲憊。

我開始做些以往完全沒有嘗試過的工作領域,也開始把曾經延遲的活動補上行程,

我跑去彩繪魚標本、重新展開我對水晶的興趣、買了香草植物、玩牌,任何牌卡都玩……

我容許自己放空,做著許多不用花太多腦筋跟心神的事情

沉澱與觀照,讓我看見自己和以往不同的可能。

 

那些累積的、陳舊的複雜情緒,在一點一滴的逐漸釐清過程裡,慢慢的,我懂得了裡頭屬於我的功課與祝福

允許自己毫無作為:僅僅是全然的看著自己的起心動念。

看似無為,卻也替我帶來了一份明白……這些痛苦、這段低潮終究會過去,

而重點是:我從中學會了什麼呢?

沉默,為內在的聲音架構了舞台,不同的立場與發言,開始自動產生了對話……

幾度爭吵、執著、看見、明白、消融之後……

原本被我歸類為黑色的那些難堪低沉的部分,因著一層一層的理解,重新找到了活力,我也因此更認識了我自己。

這就是黑暗的力量了。


生命透過這些崎嶇迂迴、讓你以為喘不過氣來的障礙……協助妳找到自己更大的可能性。
因為功課的背後,有著獎賞在等著你。

回想當時極大憤怒的那一刻,當下的觀照,使我明白:
「自己是有選擇的」。

白色的,黑色的;光明的,黑暗的;讓人舒服的,讓人不舒服的,都是一體的兩面。

祂們都是我,是我本就具足的一部分。
我可以選擇把祂們都看見,看進眼裡、收進心裡,涵容了所有,然後做出決定……

每個決定,也都是一個選擇。


我不是命運的受害者,
而是協和創作者,因為我可以選擇。

選擇,
是要做出能夠滿足一時洩憤,卻違背靈魂本質的作為?   然後為此付出等值的代價。

還是要選擇,做出表面上似乎沒有為自己爭取什麼,長期來看卻更讓自己逐漸平衡且更加完整的做為?   然後為此付出等值的代價。

回憶這一段冗長的過往,我只有感激。
這是有著龐大挑戰卻也有著極大祝福的一段過程!

感激宇宙這樣的安排,讓我有機會可以從中好好的整理自己,也因此學到許多對我有幫助的工具……

當時那一股憤怒,其中有著許多糾結的情緒,有悲傷、有背叛的感覺、
有後悔、有被打壓的感受、有著覺得不公不義的憤慨……
但一層一層一層再一層的釐清與釋放之後,我看見更大的委屈,竟是來自於「我自己」


因著對自我內在的看見,
生命推動著我走上「尊重自己的聲音」、「聆聽內在心靈語言」的旅程,
並陸陸續續做著「自我探索」與「界限議題」的功課。

很有感觸的分享這些自己的過往,同時也連想到許多有緣人跟我相遇的時候,已經是離那段憤慨期很遠很遠了。尤其是近期許多的緣分跟我的相遇,讓我聽到很美好的回應。

 

謝謝妳(你)們,讓我知道現在的我,有多麼的美麗、優雅、良善與陽光。
因為我的確也有這個面向。

而曾經走過的,這些我個人的黑暗時刻,讓我明白:「黑的,白的,一體同源。」

是這些黑色難堪沮喪憤怒哀傷不斷糾結的時期,
讓靈魂能夠透過有機會,從中穿越、蛻變,成為更美麗的自己。

我的白,蛻變於我的黑,都是我的一部分。
是我的黑暗成就了我的光明,兩相涵容後創作出更完整的我自己,祂們都呼應了我靈魂的聲音。

這都是我。

同時也是妳,和你。

我們都是美好的靈魂,也都有著黑暗與光明的面向,我們就是一。

日後,當我們相遇的時候,我們彼此就如同是對方的一面鏡子,

告訴我……你看著我的時候,在你(妳)面前,妳(你)選擇看見什麼?

那,就是你(妳)當下的模樣。

樂門Loven
樂門Loven

認證資歷
★2005-2011:學習 海寧格家族及組織系統排列
師承
創始者 Bert Hellinger 海寧格老師 /
周鼎文 導師 及 國際系統排列專業講師群:
個人排列國際雙講師 Jakob R. Schneider & Sieglinde Schneider /
親密關係國際講師 Wilfried Nelles /
心理師及企業排列國際講師 Heinrich Breuer /
專職老師及親子關係國際講師 Marianne Franke /
企業排列國際講師 Jane Peterson /

訂閱
通知關於
guest

0 留言
回饋意見
查看所有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