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自己,別活在別人的嘴裡

一位親近的朋友最近受困於流言中,感到受害,想聽聽我的聲音。 在聽完她帶著哀傷的語氣,拼拼湊湊的說完整個莫名受害的故事之後,

找回和世界的連結感

渴望連結與親密,是人類的本能。 就像我們需要空氣、食物和水一樣,親密關係是生命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
盤點在探索天賦的路上曾用了哪些工具

評比一下,滿分5顆星,分別為:實用性、具體性、有趣性、啟發性、可證性。 實用性:當下覺得有得到方向指引。 具體性:揭露的方向要具體、明確,沒有懷疑的空間。 有趣性:過程或答案帶給我歡樂,但是否實用就不討論。 啟發性:可能需要一點時間才能明白,但可以自行延伸出某些方向 可證性:日後回顧,發現有某些驗證。

宇宙的交換法則

我好幾年前就發現: 「你的努力都會有所收穫」以及「不是每一個付出都能夠得到回報」這兩句似乎相悖的觀點,是同時存在的。

直覺聯想金錢會出現什麼詞?

過去,我跟金錢的關係並不太好 對於金錢的記憶,最深刻的第一印象,是媽媽的眼淚。第二深刻的印象,是長期觀察與收集到的身邊長輩們的聲音。

童年偷偷塑造了我們的人際關係

童年是人生的重要階段,它塑造了我們的人格,也影響了我們的人際關係。帶著理解與溫柔,看待自己的人際挑戰,我們會發現,童年經驗不只是我們的限制,也可以是我們自我成長的起點。

我的改名實驗

Loven觀察自己改名後的不同: 分成三大區塊整理(1)外在變化(2)內在變化(3)身體變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