省思~助人者的態度

我發現當一個治療師或稱為助人者,自視自己是一個治療師的同時,有很大的可能會陷進『自以為較高層次』的誘惑中而無法自覺。 不久前我在接課程洽詢電話的時候,就遇上一個自稱是【專業排列師】的人,

★沒有人真正需要「被」幫助

我發現當一個治療師或稱為助人者,自視自己是一個治療師的同時,有很大的可能會陷進『自以為較高層次』的誘惑中而無法自覺。

不久前我在接課程洽詢電話的時候,就遇上一個自稱是【專業排列師】的人,

要求要幫妹妹報名並享有【兩人同行但他免費】的福利,
更有趣的是,他還不確定他們是否要來參加課程。

也就是說,他無法確認是否報名,卻要求我們保證能給他優惠,並且要保留給他們兩個名額。

那幾通電話的溝通品質,是差的。

我感受到那份要求的背後有著一份「莫名的理所當然」
尤其在對方不斷的強調:「他是專業的助人者」,不斷告訴我應該怎麼做,才符合對待他這樣一個專業身分應有的水準。

在那當下,我強烈的感覺到他的高傲與對我們的課程之不尊重。

因而後來,在掛下電話之後,我就把這件事情放下了。

我不再覺得需要幫他爭取福利,雖然我已經幫他爭取到……

但他會不會珍惜?
是否會來上課?

我不再去深入探討,也不再主動追蹤。唯一篤定的是,我再也沒有再次願意幫他的心情跟熱忱了。

因為,
如果享受福利是理所當然的,憑這樣的心態,他就不會珍惜。

同等的,對課程收穫不屑一顧也就會變得是輕易發生的事

今天的電話溝通,讓我上了一課。

如果一個助人者,是用對方是「虛弱的求助者、是有困難、是無力所以需要被協助」的眼光看待對方,那他將成為無力的協助者

他可能擁有學習得來的技術跟知識,但他無形中把自己身價抬在高高地位置,這樣從上而下的看人,而忽略了自己再怎麼專業也只是個凡人,也是個會有困擾、會不知所措的普通人。

沒有這樣的認知與領悟,他要怎麼去建立平衡的諮詢關係?
又有誰願意帶著被看扁的濾鏡而被他幫助呢?

只有帶著涵容的心,看到來到面前的個案與我們其實沒有不同,他們只是剛好在低潮的時候,遇上了現階段無法承受的困境。

我們所要做、所能做的,也只是陪伴他們一陣子。

用客觀的角度,點出對方剛好沒看到的盲點;
用較有創造性的眼光,看到對方未來可能有的發展,將對方本來就擁有的美好特質激發

那才是助人者應有的態度
唯有這樣的視角,才能真正的幫助別人。

因為你只是在「點光」。
光源本就在對方身上。

畢竟,
沒有人是真正需要【被幫助】,也沒有人是真正可以【幫助】別人,因為在宇宙之中,萬事萬物皆完美。

就像NAMASTE這本很棒的祝禱書所提到的:我看到我自己內在神性的同時,也看到你內在的神

在大我的廣度中,我們都是平等又美好的存在,都是一起在生命的流中,互相陪伴、共同成長的好夥伴。

是的,助人者,只是某些時刻的點燈人,把妳一時低落的光點亮,讓妳重新照亮自己。

如此而已。

樂門Loven
樂門Loven

認證資歷
★2005-2011:學習 海寧格家族及組織系統排列
師承
創始者 Bert Hellinger 海寧格老師 /
周鼎文 導師 及 國際系統排列專業講師群:
個人排列國際雙講師 Jakob R. Schneider & Sieglinde Schneider /
親密關係國際講師 Wilfried Nelles /
心理師及企業排列國際講師 Heinrich Breuer /
專職老師及親子關係國際講師 Marianne Franke /
企業排列國際講師 Jane Peterson /

訂閱
通知關於
guest

0 留言
回饋意見
查看所有留言